崔岫聞——獨立意味著更自由表達
在奮斗時,經常會面對各類的挫折而倍感害怕、恐慌,我們努力期望成為獨立的女性,卻往往停留在字面不得其解。作為成名較早的藝術家,崔岫聞的自我成長完成在藝術創作中,在她看來,自我生命的不斷提升,是以理性與獨立思想代替感性,從而獲得自我超越,生命方向越來越清晰,越感到自由。
你贊同“女人不是天生的,女人是變成的”這一觀點嗎?
性別肯定是天生的,但后天會根據原生家庭、你的個人經歷、教育、知識含量等的塑造成為更立體的她。我相信,很多女性有能力不斷蛻變、不斷超越自己。
“獨立”于你是一個怎樣的概念?
我理解的“獨立”的內涵可能比社會所定義的“獨立”更豐富些,社會經常將“獨立”作為經濟標準,很多人會認為,經濟獨立了,女人就會更獨立。其實,真正的“獨立”,是你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體系和精神機構,可以在現實中思考問題并且表達問題,才可以稱得上獨立的人。
對于你早期的作品《洗手間》,有人認為,只有當人們完全接受了這個存在,女性藝術家才可能獲得從容與平和,你如何看待?
一個人的從容和平和,其實與別人接不接受沒有關系。我們首先接受的是自己,自己學會和自己相處,在自我生命不斷提升的過程中,對過去的自我不斷地思慮,才能更加平和地面對昨天。
藝術家的身份給你有哪些成長獲得?
我的生命成長,基本上都是在藝術創作的過程中獲得??梢哉f,藝術這種形式,讓我找到了不斷自我超越和自我提升的方式,我在藝術創作的過程當中,我一步步地收獲,一步步地突破,一步步地超越自我。最初,我也是一個從感性出發的女性,更多是關注自己身體在生理層面的感受,在進入藝術創作初期階段,開始比較關注心理和社會層面的感受了。
思想越來越成熟,從不能夠獨立思考問題的女孩,變成思想獨立和精神獨立的女人。這是內在逐步提升的過程和超越。而當你思考的空間不斷躍層后,表達方式會越來越自由,當你思想獨立的時候,你可以運用多種媒介作為你作品的表達。這對于我是一個很大的收獲。
藝術創作中,滅掉的靈感總比亮起的多,你又是如何鼓勵自己?
創作需要實踐,需要消化的。我們在創作過程中,在我的頭腦里已經有許多次篩選,我要有判斷,什么東西是可以留下來,什么東西可能就被帶走了,這應該是自己能掌控得的。
藝術家對自己的鼓勵其實挺難的,尤其是到了瓶頸期時,基本上與面對死亡差不多。早期時候,可能一個創作完畢之后1~2年的時間是空白期。你心里特別慌,特別害怕,感覺自己沒有塑造任何大事。但現在已經不會了,因為早期創作時感性大于理性與思考性,所以你會害怕,需要鼓勵自己。
你認為女性力量是什么,力量的源泉從哪里來的?
這種力量與男女無關,它屬于人的力量,你的思想越大,你的力量越強大。如果是一個沒有思想的男人,他也沒有力量。我的力量源泉來自于我自身的成長,與我思想不斷超越和突破,從一個小我到大我的空間,很多人糾結在小我的空間里,天天不安,隨時不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