盤點那些千奇百怪的電影名 不知所云有沒有 來源:MC Blog 編輯:sky 導讀:近日,在臺灣創造票房奇跡的影片《賽德克-巴萊》在大陸公映后,首周即遭遇排片銳減和票房低迷的打擊。對于這一現象,導演魏德圣反思后得出的首要結論,就是檢討該片的片名。 盤點 電影 近日,在臺灣創造票房奇跡的影片《賽德克-巴萊》在大陸公映后,首周即遭遇排片銳減和票房低迷的打擊。對于這一現象,導演魏德圣反思后得出的首要結 論,就是檢討該片的片名。香港電影人向華勝在談到電影票房時也曾說,影響影片票房有八大秘訣,其中排在第一的是“電影名”。給電影起個好名字,就好比畫完 龍之后的那點睛一筆。怎么點好這一筆,里面的學問可大著呢。 新聞背景票房遇冷導演檢討片名《賽德克-巴萊》5月10日在大陸公映后遭遇挫敗,但卻因此罕見地激發了媒體和業內人士對該片自發性的呼吁和宣傳,其中一部分目光就集中到了該片的片名上。 《賽德克-巴萊》片名出自賽德克語,意為:“真正的人”。對于沒看過本片的觀眾來說,理解和記憶上均有難度,韓寒在最新發布的一條長微博中就談到朋友記不住這個片名,覺得《彩虹橋》(注:《賽德克-巴萊》臺灣版下集的副標題)更順口。 對此魏德圣表示,“我原本一直覺得電影改了名字就不是《賽德克-巴萊》,但大陸市場上的挫折讓我有一些反省。我也在想,也許改個辨識度更高的名 字,但保留‘賽德克•巴萊’為副標題會更好。其實在臺灣上映時,大家也都不知道‘賽德克-巴萊’是什么意思,但臺灣宣傳期是2年,而大陸宣傳時間不足一個 月,這也是個很重要的原因。現在說改名字也改不了了,只是檢討一下。” 拖后腿派故弄玄虛:《東風雨》點評:文藝類影片最愛在片名上犯此毛病。其實“東風雨”是片中密電暗語,有著深厚的歷史背景。只是,普通觀眾有幾個能夠提前知道?該片的導演和 主演是以電視劇占據各大衛視八點檔的柳云龍,其走紅大江南北正是憑借著諜戰劇《暗算》的功勞,轉戰大銀幕的他如果直接用類似《暗算》這樣既有吸引力又通俗 易懂的詞語做電影名,不但更具“諜戰意味”,還能吸引電視劇粉絲,何樂而不為呢? 不接地氣:《月滿軒尼詩》點評:軒尼詩是香港一條街道,許多內地觀眾并不了解,估計更多人想到的是某洋酒的名字。如此費解自然不討好觀眾,不如叫《大齡青年的愛情故事》 這樣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名字。畢竟,一部拍給“部分人”看的電影又怎能從“所有人”口袋里挖錢呢?某種程度上來說,《賽德克-巴萊》犯的也是這樣一個忌諱。 不知所云:《魁拔》點評:要是朋友突然問你看《魁拔》了嗎?你第一反應能準確地定位到一部電影而不是修鞋工具么?這個片著實把不少觀眾弄得摸不著頭腦。有網友指 出,一部影片快速消費周期大致在7天左右,整個推廣期其實就是一個建立片名品牌的過程。電影畢竟是大眾藝術,尤其是在院線上映的電影,就更應把“老百姓喜 聞樂見”幾個字從頭做起了。 識別度低:各種“總動員”點評:稍微有那么點兒熱愛電影的觀眾,恐怕也能數出2個以上不同的“總動員”。《玩具總動員》《機器人總動員》《危機總動員》……還有那數不清 的“玩命”系列:《玩命飛車》《玩命快遞》《玩命魔術》……難道這兩個詞語的表達含義之廣真到了海納百川的程度么?對于名字的混淆,常能讓觀眾產生曾看過 該片的想法,也阻擋了他們走進電影院的腳步。還有比還沒比賽就被淘汰更冤的嗎? 貼金派直奔主題:《唐山大地震》點評:所謂類型片,一般都有著普遍吸引力的標準情節。如果用原著小說名《余震》作為電影名,想必《唐山大地震》的觀眾會流失不少。而現在的片 名,令人一聽就“類型感”十足,乍一聽都以為是災難片。實際上《唐山大地震》只是一個家庭倫理片,2小時的電影真正包含“大地震”的鏡頭也就3分鐘不到, 但片名取得聰明,這票房自然也給力。 吊人胃口:《孤島驚魂》《心中有鬼》點評:上面這兩部電影有個共同點,那就是都是驚悚片,這可能也是這種題材電影的天然優勢。盡管不少觀眾在看完之后用一個“爛”字來形容《孤島驚 魂》,但絲毫沒影響人們“前赴后繼”掏出荷包里的錢去電影院里體驗驚悚的心情,就算看完后大呼上當受騙的聲音此起彼伏,可依然有觀眾說,沖著這片名就想去 看看,究竟怎么“驚魂”了! 入鄉隨俗:《盜夢空間》點評:引進片要進入中國市場,也得經歷改名字這一關。除了按照有關規定必須規避一些措辭外,如何將引進片的片名取得符合中國人的習慣,里面也是 大有講究。Inception在網絡上被翻譯為《奠基》,當然有種文藝范兒,不過片子究竟要講個啥,大家都說不清,于是在引進時就改名為《盜夢空間》,這 樣的名字預示著有稀奇古怪的事會發生,讓觀眾十分好奇。 忠于原著:《哈利-波特》系列點評:許多根據熱門暢銷著作或者漫畫改編的電影可謂是“含著金鑰匙出生的”。為什么?因為人家群眾基礎好呀!所以暢銷作品改編的電影有一個共同 特點就是:電影名基本和原著一致。因為吸引觀眾走進電影院的就是這份熟悉的感覺。《哈利-波特》系列一共7本,電影也一連拍了7部,那片名更是跟書一模一 樣,聰明的制片方和導演不僅省了自己的事,也符合了粉絲的愿望,自然賺得盆滿缽溢。 新聞調查既然電影片名如此重要,那么打個比方說,它就像給一部電影與觀眾牽線的“媒人”,這當媒人的水平有高有低,片名發揮的作用也一樣參差不齊。名字是招牌,有的片名直接給電影臉上貼金,招徠觀眾,有的名字卻拖了后腿,讓人望而生畏。翻譯佳的電影片名TOP10:1.《人鬼情未了》2.《她比煙花寂寞》 3.《阿甘正傳》4.《廊橋遺夢》5.《亂世佳人》6.《末路狂花》 7.《這個殺手不太冷》8.《似是故人來》9.《魂斷藍橋》10.《勇闖奪命島》 翻譯爛的電影片名TOP10:1.《三傻大鬧寶萊塢》2.《刺激1995》3.《洋蔥電影》 4.《機器人總動員》5.《午夜牛郎》6.《麻雀變鳳凰》 7.《V字仇殺隊》8.《后天》9.《玩命追蹤》10.《鐵甲鋼拳》 1 / 18 圖集列表 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