媒體評價:
【一部傳世巨著的誕生】
早在20世紀30年代,年輕的雅克·巴爾贊就萌生了撰寫一部西方文化史的念頭,但被一位長者勸阻了。那位長者認為,這位年輕人掌握的知識還不足以寫出一些有創(chuàng)意的東西,建議他把寫作計劃推遲到80歲之后開始。
巴爾贊聽從并且履行了那位長者的意見,在自己85歲的時候,才開始文化史寫作。此時的巴爾贊早已是史學界的一代宗師了。
幾年之后,也就是20世紀結(jié)束的那一年,巴爾贊的文化史巨著《從黎明到衰落: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,1500年至今》一書出版。
這一年,他93歲。
這是一個奇跡!
吾人在哥大所最祟拜的業(yè)師之一。
——唐德剛,著名美籍華人學者
他專治近世歐洲文化史,對音樂、文學、繪畫無一不通,對當代社會科學、自然科學的各種發(fā)展,也極留心注意,可說是當代極少數(shù)擁有讀者的通人之一。
——夏志清,哥倫比亞大學中國文學名譽教授
我往往把他的書翻來覆去地讀,逐漸體會其行文和推理的妙處,然后再據(jù)為己有。
——李歐梵,香港中文大學人文學科教授
像他這樣學識淵博的人在今天的西方也已經(jīng)是碩果僅存。
——甘陽,中山大學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長
哥倫比亞大學非常有名的一個大師級人物。
——梁文道,鳳凰衛(wèi)視評論員、專欄作家
此書深入淺出,大可雅俗共賞。……我推薦它是因為它可以讓我們窺測西方人文修養(yǎng)深厚的學人究竟是像什么樣子。此書出版是當年美國文化界一件大事,報章和電視都有評論和訪問。中國人如果真要想重振“人文精神”,這是一塊大可借鑒的他山之石。 ——余英時,普林斯頓大學講座教授
如果我們已經(jīng)厭倦了現(xiàn)代學術(shù)的那種裝腔作勢的思考和夸夸其談的闡釋的話,回到巴爾贊那里,這是一個好的選擇。通過他,或許可以找到重返現(xiàn)代文明源頭的路徑,重新回到那個屬于但丁、路德、彼特拉克、達•芬奇、伊拉斯謨的文明的“黎明”時分。
——張閎,上海同濟大學文化批評研究所教授兼所長
雅克•巴爾贊生來就是注定要寫這本書的,但是他在五十歲的時候不可能寫出來。這是一本杰作,只能出自大師之手,需要終其一生才能獲得產(chǎn)生于智慧,而不僅僅是知識的卓見。感謝上天使他長壽健朗,得以完成這部別人連開頭都力不能及的著作。
——安妮•法迪曼,《美國學者》前主編
《從黎明到衰落》對過去的五百年作了風趣、博學、大膽、特別是睿智的回顧。全書令人讀來不忍釋卷,對最喜愛的部分百讀不厭。
——格特魯?shù)?bull;希默爾法布,著名歷史學家、《一個國家,兩種文化》作者
這部書對過去五百年西方文化的評估內(nèi)容精彩、引人深思、趣味盎然,是對抗當前渾渾噩噩消費主義的最佳武器。除了雅克•巴爾贊,再無第二人能寫出這部引人入勝的史學著作。閱讀此書好似參加了一次這位當今思想最活躍、最淵博的學者主講的座談會。
——戴安•拉維奇,紐約大學教授
這是一部絕妙好書。雅克•巴爾贊的淵博無可匹敵。無人能像他一樣對五百年的歷史輯古鉤沉,洞察入微,而行文又如此清楚、優(yōu)雅、流暢。雅克•巴爾贊是當今時代的文化瑰寶,這已成為不爭的事實。
——約翰•西爾伯,波士頓大學校長